尊龙凯时办公室关于印发尊龙凯时市加快落实全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临桂新区、漓江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中央、自治区驻尊龙凯时各单位:
《尊龙凯时市加快落实〈全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尊龙凯时办公室
2017年11月20日
尊龙凯时市加快落实《全区政务信息系统
整合共享工作要点》工作方案
根据《尊龙凯时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32号)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加强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确保取得明显成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整合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基本完成尊龙凯时政府组成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建立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制定尊龙凯时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工作办法、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管理办法,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更新机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发布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技术规范等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各县区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实现市级和各县区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后接入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2018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尊龙凯时市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公共服务基础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带动社会公众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
二、主要任务
(一)清理“僵尸”信息系统,确定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清单。2017年11月25日前,市直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系统自查工作,填报相关表格,报送本部门系统清单(市工信委牵头,市直各部门负责)。2017年11月底前,完成市直各部门现有的政务信息系统梳理工作,确定“僵尸”信息系统清单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清单。“僵尸”信息系统清单要结合各部门现有信息系统的数量、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情况,按照“使用与实际业务流程长期脱节、功能可被其他系统替代、所占用资源长期处于空闲状态、运行维护停止更新服务,以及使用范围小、频度低”等标准确定(市工信委负责)。选取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开展专项审计,完成“僵尸”信息系统清单复核工作(市审计局、市工信委、市财政局负责)。从 2018年起,停止对“僵尸”信息系统改造升级项目的立项审批,不再安排运维经费(市工信委、市财政局负责)。
(二)构建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工作机制。2018年2月底前,本着“共享是常态,不共享是例外,一数一源”的原则,按照部门职能,梳理形成本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报送市政府(市直各部门负责)。2018年5月底前,建立和发布全市统一、动态更新、共享校核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市信息中心落实)。2018年5月底前,制定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工作办法、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更新机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发布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技术规范等工作要求(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市信息中心落实)。
(三)整合部门内部信息系统,形成市级政务信息“大系统”。2018年5月底前,纳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清单的市直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按照尊龙凯时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及其数据标准规范,完成接入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政企互联的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构建统一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市直各部门内部独立运行的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原则上必须整合(市直各部门负责)。
(四)做好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安装部署和数据接口开发工作,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为确保数据交换标准规范,降低数据交换总体成本,采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装部署、统一标准运维”的建设模式,免费使用自治区统一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安装部署和数据接口开发所需成本标准由自治区统一测算,各县区各部门按实际工作量在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牵头,各县区各部门落实)。2017年12月15日前,各县区各部门按照统一的工作要求,完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部署和接入工作(市信息中心牵头,各县区各部门落实)。
(五)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助力“放管服”持续深化改革。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监管平台、公共信用平台、全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基础平台推广应用或建设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政管办、市信息中心负责)。2018年12月底前,紧密围绕“放管服”改革主线,基本实现上述平台互联互通工作,加强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基本消除政务服务过程中的“重复录入”(市政管办负责)。
(六)完成尊龙凯时电子政务网络迁移整合,不断提升电子政务网络支撑能力。2018年6月底前,配合完成自治区各部门非涉密专网向电子政务内、外网迁移整合(市政府办公室、市信息中心负责,各县区各部门配合)。2018年12月底前,扩大尊龙凯时电子政务外网市县横向网覆盖范围,探索构建大容量、高速度、高可靠的基础通信网络,切实增强尊龙凯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承载能力(市信息中心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七)推动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为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9月底前,接入依托尊龙凯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在自治区和市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基础上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建立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开放标准(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按照公共数据开放有关要求,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在重点领域向社会开放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各县区各部门配合)。
(八)建设全市政务信息共享网站,促进各级各部门业务协同。2018年9月底前,依托自治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共享网站,支撑政府部门间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应用(市政府办公室、市信息中心负责)。2018年12月底前,信用体系、公共资源交易、投资、价格、自然人(基础数据以及社保、民政、教育等业务数据)、社保、民政、教育、法人(基础数据及业务数据)、空间地理、交通、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实现基于全市政务信息共享网站的共享服务(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物价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九)建设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化政务服务。2018年6月底前,建成以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促进网上政务服务运行规范、程序严密、过程透明、结果公开、监督有力,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完成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自治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市政管办负责)。
(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确保信息惠民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贯彻落实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工作方案》,争取到2018年6月底前,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政务效率(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政管办牵头,市直各部门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信息共享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创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务院督办的重要事项。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作为国家重点督办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大局观念,强化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推进落实的时间表、任务表,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狠抓落实,确保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要求完成尊龙凯时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规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标准或规范,定期对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市直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涉及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县区政府办公室负责本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市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市信息中心要分别统筹推进尊龙凯时市电子政务内、外网规划建设相关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市级项目建设单位和各县区人民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落实经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有关单位抽调若干名熟悉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工作的同志组成技术组,建立“分解任务、建立台账、明确时限、倒排工期、办结销号”的工作流程,各县区各部门要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任务高效有序执行。
(三)强化监督考核。原则上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工作考核采用“三数一率”的量化指标,即系统整合数、共享信息数、协同应用数和系统联通率,同步考虑共享信息的质量、及时性、原始数据可获取性以及信息系统有效联通情况等。对违反《尊龙凯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明显滞后的县区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或启动追责机制(市政府督查室负责)。
(四)强化项目管理。对不符合共建共享要求的新建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审批,财政部门不安排建设和运维经费。现有的政务信息系统共享成效与行政问责、部门职能、建设经费、运维经费等管理工作实行约束联动。实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备案制,政务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经费审批在本级政府政务信息共享主管部门全口径备案(市工信委、市财政局负责)。加大对尊龙凯时市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公共基础性平台的运维经费保障力度,逐步减少直至取消信息孤岛系统和利用程度低的专网运维经费(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审计局负责)。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的审计,保障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推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审计结果及时报市人民政府(市审计局负责)。
(五)加强安全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制定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安全保障制度规范,保障使用过程中的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市网信办负责)。加强对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安全态势预警,提高信息安全事故取证、分析、溯源水平,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安全保密管理和技术保障体系(市公安局、市国家保密局负责)。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和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共享、使用等方面安全保障工作,凡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定(各县区各部门负责)。加强公共服务基础平台、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安全防护,切实保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数据安全(各平台建设管理单位负责)。